深交所再发11问!华侨城巨亏百亿,到底有没有猫腻?

2022年华侨城巨亏109亿,近期再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此前,华侨城曾因2022年预亏80亿—110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。

显然,此前的回复并不能让监管部门满意和放心。

4月22日,深交所再发问询函,提出了11个“灵魂拷问”。要求华侨城5月5日前予以回复和公开披露相关信息。

去年的大行情,不用刻意了解,想必蜜友们也能感受到。房企巨亏都算不上新闻了。

但如果是一家老牌央企,去年前三季度还在盈利,第四季度就巨亏110亿,难免让人生疑。

投资者们真正关心的,恐怕是华侨城去年巨亏百亿是甩掉了历史包袱,还是危机的显现?

01

此次深交所的问询函第一问就是要求华侨城解释业绩“变脸”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,以及发出“灵魂拷问”:“分析你公司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,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”。

首先来看华侨城2022年的成绩单概况:

实现营收767.67亿元,同比下滑25%;

归属净利润净亏109.05亿元,同比大降387%;

扣非净利润巨亏116.44亿元,同比爆降607%;
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-5.75亿元,同比减少103%。

近年来,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下行周期和深刻的调整。一批以央国企为代表的稳健房企逆势增长,华侨城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。

2022年,华侨城2大主营业务的业绩高于行业平均水平:

第一,房地产业务收入493.66亿元,同比下滑16.27%,毛利率22%,同比微增0.51%;

第二,旅游综合收入 272.20亿元,同比减少37.16%,毛利率25%,同年减少8个百分点。

2021年,华侨城归属净利润达38亿元;2022前三季度依然保持了盈利,实现归属净利润1.26亿元。

尽管去年前三季度,华侨城的扣非净利润已经为负,但也仅为-2.46亿元。但去年第四季度,其画风突变,归属净利润净亏110.31亿元,扣非净利润更是净亏113.98亿元。

占总营收比例达64%的房地产业务,营收降幅不到2成,毛利率还微增的情况,净利润却大额亏损,这种情况合理吗?

02

去年房企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几乎都是常见做法了,行业大环境不好,乘机甩掉“历史包袱”。好歹一个低的基数,2023年的业绩增长也容易一些。

华侨城的巨额亏损也主要来自于计提减值。

深交所的问询函中第2问至第6问,均在要求华侨城说明各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详细情况,包括涉及哪些项目、项目业态、开发建设状态、可比公司情况等。

2022年报中,华侨城房地产开发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高达115.07亿元。

但2021年同样是面临行业深度调整+疫情冲击,华侨城仅计提约12.57亿元存货跌价准备。仅仅1年后,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了8倍多。

此外,华侨城还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6.73亿元,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准备1.03亿元,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准备1.39亿元,对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1.67亿元,对使用权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.09亿元。

上述计提的主要资产减值准备,减少了华侨城2022年合并净利润127亿元,减少归属净利润98.7亿元。

而年报及此前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中,除了披露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受易居控股减值计提准备影响外,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并未披露具体项目的情况。

在建工程计是对云南华侨城项目计提减值准备了1.67亿元,但并未说明该项目具体减值的合理性及进度等情况。

另外,华侨城的第2大部分业务:旅游综合同样进行了计提减值,主要涉及旅游景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。但同样的,对于具体的情况年报中并未给出说明。

据年报显示,2022年,华侨城的文旅项目共接待游客6,184.9万人次,为2021年同期 69%水平;2019年同期155%水平(含增量项目接待游客人次);如按剔除增量项目的可比口径,则为2019年同期53%水平。

旅游业近年来所受冲击,蜜友们是有目共睹。

但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计提减值准备,却不能凭感觉,否则高管们几十上百万的年薪也太好拿了,而投资者也太容易被“割韭菜”了。

03

问询函中第7至9问,则关注到了华侨城年报中的费用、收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下降的情况。

其中,2022年华侨城的投资收益为-24.2亿元,同比下滑324.15%。该项收益占其利润总额比例达24.5%,可见其对巨额亏损的影响。

年报中称这主要受联合营公司投资收益影响,并不具有可持续性。也就说2023年可能就不会存在这二十多亿的亏损了。

对此,深交所的要求很明确,要求华侨城结合联营、合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、 财务状况等,说明投资收益的确认依据、测算过程及合理性;以及请年审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。

对比来看,费用方面的影响似乎小多了,但有的项目变化较为“诡异”。

2022年,华侨城的销售下滑,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也相应减少,但这两项中的“其他费用”却在增长,具体是什么内容却未披露。

期内,其销售费用中的“其他费用”是除市场拓展费用外占比第二多的,达2.18亿元,比2021年增长了34.16%;同期管理费用中占据第二位的“其他费用”7.21亿元,同比增长6.39%。

此外,值得关注的是其现金流骤降和流动性问题。

年报披露,2022年华侨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5.75亿元,同比下滑103%。

对比来看,2021年华侨城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184.38亿元,2022年大幅降低至105.87亿元。其中,2021年,其往来款为246.52亿元,20202降至43.03亿元。

2021年,华侨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分别为1125.82亿元,2022年骤降至118.9亿元。

其中,2021年、2022年的往来款项分别为215.71亿元和36.71亿元;其他付现费用分别为 47.28亿元、27.97亿元。

此前,有舆论质疑华侨城2022年报存在“业绩洗澡”。

深交所的问询函直接要求其说明,上述经营活动相关现金大幅减少的“原因及合理性”,质疑其“是否构成财务资助或非经营性资金占用”......

2022年,华侨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59.73亿元,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由2021年末的672.85亿元降至413.12亿元。

华侨城在年报中称,截至去年底,其现金短债比维持1.53,有较好的安全边际。但债务压力并不轻松。

2022年末,华侨城的资产负债率74.39%,比2021年仅微降0.45%;有息负债余额1281亿元,其中公司短期债务213亿,占有息负债比17%,较年初仅下降3个百分点。

另外,其与关联方的往来款也引起深交所的关注,要求其解释“相关款项是否构成财务资助或者非经营性资金占用”等问题。

从此次问询函的内容来看,华侨城要想用计提减值来甩掉“历史包袱”并不容易。

从近期公布的今年3月经营业绩来看,则已出现改善。

但公告中却有明显错误,连续出现了两次“3月份”的销售业绩,而第二次出现的应该为今年1-3月的累积销售面积及销售额。

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央企,截至2022年底,华侨城有约11.27万普通股股东。希望其能真正梳理、审查各项目及财务数据的情况,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财报和公告,不辜负这些投资者的支持。

内容来源:闺蜜财经